load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 

健康科普 | 医院康复科常用的电疗法有哪些?

健康科普 | 医院康复科常用的电疗法有哪些?

2025-08-02

在医院康复科,电疗法是应用非常广泛的物理因子治疗手段,主要利用不同频率、波形和强度的电流来达到治疗目的。

01.电疗的起源

电疗最早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的渔夫们在捕鱼过程中,利用电鱼(Tonpedo)放电来治疗关节痛。十八、十九世纪,电疗作为独立的治疗方法问世,十九世纪下半叶,出现了基于静电原理的电疗仪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疗也从最初单一的静电治疗发展为用交流电的治疗,如低频、中频疗法。

02.康复科常用的几种主要电疗法

根据所使用的电流类型、频率和波形等因素进行分类,康复科常用的几种主要电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低频电疗法

频率范围: 通常指 0-1000 Hz 的电流。

主要作用与用途:

神经肌肉电刺激: 刺激失神经支配或废用性萎缩的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萎缩,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功能性电刺激: 在特定功能活动(如步行、抓握)时,按预定程序刺激特定肌肉或肌群,帮助恢复功能性活动(常用于中风、脊髓损伤等)。

经皮神经电刺激: 通过皮肤施加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感觉神经纤维,起到镇痛作用(急慢性疼痛均适用)。

离子导入疗法: 利用直流电或低/中频电流将带电荷的药物离子经皮肤导入体内,达到局部药物治疗的目的(如导入利多卡因止痛、导入地塞米松消炎等)。

常见设备: NMES/FES 设备, TENS 机, 直流电离子导入仪。

(二)中频电疗法

频率范围: 通常指1kHz-100kHz的电流。其特点是组织阻抗小,作用较深,皮肤刺激感较小。

主要类型与用途:

等幅中频电疗法(音频电疗法): 常用2-5kHz。主要用于软化瘢痕、松解粘连、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消肿。

调制中频电疗法: 将中频电流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用低频电流调制。兼具低频和中频电流的特点,镇痛效果显著,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锻炼肌肉。干扰电疗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利用两路或以上不同频率的中频电流在体内交叉干扰形成低频差频电流,刺激作用更深透,镇痛和促进血液循环效果更好。立体动态干扰电是干扰电的进阶版。

常见设备: 音频电疗仪, 电脑中频治疗仪(包含多种调制模式), 干扰电治疗仪, 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仪。

(三)高频电疗法

频率范围:通常指>100kHz的电流(属于电磁波范畴)。主要利用其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如谐振效应)。

主要类型与用途:

短波疗法:频率3-30MHz。深部透热作用显著,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止痛、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组织修复。

超短波疗法:频率30-300MHz。热效应更均匀,穿透更深,对急性炎症(尤其是深部炎症如肺炎、盆腔炎)效果显著,也用于止痛、消肿、促进伤口愈合。

微波疗法:频率300MHz-300GHz。波长较短,穿透深度相对较浅(厘米波较深,毫米波很浅),热效应集中,主要用于治疗较表浅的炎症、疼痛、软组织损伤等。毫米波还具有较强的非热生物效应。

常见设备:短波治疗机, 超短波治疗机, 微波治疗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

03.选择和应用要点

个体化: 需由康复医师或物理治疗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诊断、病程、严重程度)、治疗目标(止痛、消炎、促进循环、肌肉训练、功能恢复等)以及个体差异(皮肤感觉、耐受度、禁忌症)选择合适的电疗种类、参数和治疗方案。

禁忌症: 装有心脏起搏器或金属植入物(某些高频电疗)、恶性肿瘤部位、出血倾向、急性化脓性炎症、皮肤感觉障碍或破损部位、孕妇腹部腰骶部、对电流过敏者等是常见禁忌或相对禁忌。

安全性: 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和监督下进行,确保电极放置正确、参数设置安全有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整理自互联网,仅作知识科普之用,不能作为医疗建议,如身体不适请咨询医生或线下就医。



联系方式